首钢首秦打造绿色钢铁生产链
添加时间:2012-06-18
详细信息:面对严峻挑战,面对节能减排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现实,首秦公司积极转变管理思路,适时提出“经济用能”的做法,从以指标为引导向以价值为导向转变,合理高效利用能源,提升能源系统运转的附加值,既实现效益最大化,又能够有效改善环境。1至4月份,吨钢综合能耗累计完成593.70千克标准煤,比计划降低5.30千克标准煤;吨钢外购电累计完成428.83千瓦时,比计划降低20.17千瓦时;吨钢外购天然气完成8.02立方米,比计划降低1.58立方米。
常态化节电显成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节约能源、降本增效成为钢铁企业的重要攻关课题。面对这种形势,首秦公司创新思路,提出了“经济用能”的新方向。
能源管理科葛红将能源形象地比喻为企业的血液,她告诉记者,让血液循环处于最佳状态,以不投入或最小的投入把更多的能效挖掘出来,产生最大的效益,即为“经济用能”。
经过认真研究,首秦公司决定从常态化节电入手,在确保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突破,提出日均外购电量不超过300万千瓦时的目标。此举表明,首秦公司要在消化物流库和低温出钢等新增用电的同时,比2011年日均用电量再降低17.3万千瓦时以上。
面对艰巨的任务,能源部自我加压,各区域职工积极行动,以常态化节电为抓手,在工作中敢于触底,实行窄偏差控制,想方设法节约电能。
能源管理室专门成立节电小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炼铁、炼钢、轧钢等作业部调研节电潜力,交流节电措施,做到日监控、周反馈、月总结,并在“移峰填谷”“量价结合”工作上深入研究,追求用电成本最低化。
制氧作业区主动向多年来形成的固定运行模式挑战,大胆提出优化氮气系统运行方式的想法。在认真分析炼铁、炼钢、轧钢等氮气大用户需求特点后,结合现有设备的供气实际,经过反复运算和推敲,大胆对氮压机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确保中压氮气管网与低压氮气管网有效配合供应,不仅解决了中压氮气外供能力不足问题,且每日可节电2.4万千瓦时,液氮消耗降低30立方米,日节约资金3万余元。
供水作业区设备多达几百台套,耗电不一,大到560千瓦时,小到5千瓦时,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因此,供水作业区把节电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微节电”做法,从细微处着手,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经过严格技术把关和论证,对设备运行电流进行调整,区域长张强告诉记者:“高压电机每降1个电流可节电15千瓦时,低压电机每降1个电流可节电0.6千瓦时。”净环常压系统通过降压降电流运行,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高压电机降电流2.2安,日可节电792千瓦时。微节电意识已深深植入每名职工的心中,不随便浪费一滴水,不随意耗费一度电,一个个微小的节电数字经过不断累加,日均节电15776千瓦时。
勇于突破,敢于触底,是能源部职工积极践行“经济用能”的坚决态度。生产技术科科长马全说:“做项目必须承担风险,我们在确保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将保险系数压到最低。”他告诉记者,按照以前大家采取的可靠供应方式,如果用户要求管网压力为3公斤左右,他们都会为用户供应4至5公斤,以满足用户要求,确保安全可靠。如今,大家的节约意识不断增强,敢于触底线运行,在对厂区总体用户调研的基础上,尽量将流量和压力降到最低供应,实现节电。
“晒发电量”是发供电作业区善于挖掘班组潜力,提高班组积极性采取的创新做法。作业区将发电量月计划分解成日计划,再将日计划逐步分解成班组计划,把各个班的发电量在看板上晒出之后,每个班组在接班或下班时,都能看到其他班组在一个工作日内的发电量,看出本班组发电量与其他班组之间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们不断地查找差距产生的原因。经过调查发现,只要勤检查勤看,勤调风门和煤气阀,看稳煤气进气气压表,使进气气压保持稳定且符合规定气压值,就能多发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目前,各班发电量不相上下,他们用最精准的控制实现最大化的发电。
1+1>2
在践行“经济用能”的过程中,首秦公司能源部发挥能源管理引领作用,带领各作业部,从不认同到了解,从不敢用到主动找能源,从牵领到融合,一路走来,在转变观念、达成共识的同时,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首秦公司能源部作为能源管理专业,他们深知实施能源项目所带来的效益。为此,他们从多方面做工作,努力发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经济用能”的攻关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攻关。供风专业工程师蒋奥银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只有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秦公司炼钢部因精炼RH炉处于压缩空气管网末端,压风用量在厂区所有用户中要求最高。为保证RH炉生产,被迫投入备用干燥器,以尽量减少局部压损,提高整体管网运行压力,但运行成本明显提高。蒋奥银和同事在对厂区压风系统及各个用户进行认真研究后,决定突破原有供应方式,采用低压氮气替代压风的方式。然而,基于传统的安全顾虑,用氮气替代压风,却遭到很多人反对,不敢尝试。如何说服用户,转变大家观念成了这个年轻团队面临的首要任务。于是,他们深入到炼钢部调研,与他们沟通,共同考察行业应用情况,多次论证方案,让大家从认识上接受这个项目。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于今年2月27日顺利实施,通过对压风管网实施降压运行,降低了厂区压风系统的运行压力,改变了原有的压风系统运行方式,实现月均节电90万千瓦时。
“经济用能”让大家尝到了甜头。如今,各作业部都主动找到能源部,询问是否有可利用的资源。从刚开始不认可,到最后主动去找,能源管理历经几年的细心浇灌,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1+1>2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开辟新的应用点
开辟新的应用点,使宝贵的二次能源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产生更多的效益,是践行“经济用能”的有效捷径。能源部经过多番调研,决定采取商业化运作方式,创造条件开发新的用户,尽最大可能减少高炉煤气的放散,让高炉煤气发挥出作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使高炉煤气这种宝贵的二次能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首秦嘉华建材实施高炉煤气替代燃煤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一个成功实践。
为利用好高炉煤气,他们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多次论证,反复研究,提出了一举两得的节能改造项目,即对首秦嘉华建材实施高炉煤气替代燃煤改造项目,将首秦公司富余的高炉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首秦嘉华建材,替代原来使用的燃煤进行生产,既解决首秦公司高炉富余煤气放散问题,实现二次能源的外销,又能节省嘉华建材外购燃煤费用。项目投产后,首秦公司高炉煤气放散率降低3%,年减少高煤气放散量1亿立方米,年节约标煤1万余吨。通过高炉煤气替代外购燃料煤,首秦公司与首秦嘉华建材公司分别可实现年收益540万元和380万元。项目实施后,首秦公司月均外销高炉煤气913万立方米,月均收益45.7万元,吨钢综合能耗降低约4千克标准煤,实现能耗降低和效益增长双赢。
|